首页

优美之家苏曼女s

时间:2025-05-25 10:24:28 作者:绿色转型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浏览量:92035

  5月23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《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,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。

  两项议题均聚焦一个关键词——“绿色”,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,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,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。

  此次国常会重磅部署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释放哪些信号?

  先看第一个“绿色”。

  会议指出,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,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,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。但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,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,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。

  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不仅是环保议题,更是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。

  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进入“深水区”,这场攻坚战怎么打?

  观察此次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,可清晰梳理出有破有立的转型路径:

  做减法。

  会议提出,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,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,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,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。

  在钢铁、化工等传统领域,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与绿色技改的结合,可以逐步淘汰落后产能,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基础。

  2025年4月,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,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,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、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,既利当前,又利长远。

  做加法。

  会议提出,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,加大清洁能源、绿色产品推广,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。

  这就要求新兴产业从规划、技术到产业链全环节,都要采取绿色高标准,实际上这也是为了避免走“先污染后治理”的老路。

  如,在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,制定严格的绿色准入标准,在碳排放、资源效率等指标进行约束。

  此外,会议也提出要加强共性技术攻关,完善重点领域标准,优化相关政策,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,更好支持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。

  再看第二个“绿色”。

  除了制造业绿色生产,此次会议,还聚焦绿色保护。

  会议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。

  生态补偿主要有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两种形式。纵向补偿主要是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。横向补偿是指上游保护好了水质,下游从中受益,下游受益地区要对上游保护地区给予合理横向补偿。

  其实,在横向补偿上,一些地方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尝试。

  2012年,财政部、原环保部、安徽省、浙江省签订《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》,开启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。到2022年,中央及皖浙两省累计拨付补偿资金57亿元。这期间,皖浙两省接续开展多轮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,取得了显著效果。

  但长久以来,横向补偿仍然存在着缺乏统一的实施细则、社会力量参与相对不足等短板。

  此次国常会提出建立成本共担、效益共享、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无疑是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细化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。

  此外,会议还提出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,稳步拓展补偿领域,积极探索森林、草原、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。

  国务院此番对制造业绿色转型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点部署,既彰显了以制度创新撬动绿色变革的战略抉择,也释放出中国以系统性思维推动绿色发展的清晰信号。

  (“三里河”工作室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从“大时”到“小时”,中国历法计时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演进

中国优化支付服务的各项举措,让众多外籍来华人员有了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,认为这些举措能大大提升他们赴华进行各项活动的便利度。

观天鹅、赏民俗 朝阳北票第二届天鹅节启幕

2023年,湖北投资热土“强磁力”效应进一步释放。数据显示,2023年,湖北新设外资企业648家,增长35.6%;实际使用外资190.43亿元,规模居中部第一。(完)

抗旱抢浇 造墒播种 山东多地全力抗旱保夏种

初来乍到,巨大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,曾让谷尼克倍感困扰,但他没有因此退缩,而是迎难而上,努力学习中文,积极融入这片陌生的土地。“中国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乡,我从最初的一窍不通,成为了一名‘中国通’。”

2024中阿青年发展论坛海口开幕

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小麦》(DB34/T4776-2024)和《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水稻》(DB34/T4777-2024)两项农业地方标准近日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,将进一步推动小麦和水稻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规范发展。

第二十五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成功举行

在长期演化过程中,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丰富营养,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。丝绸之路的开辟,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,法显、玄奘西行取经,郑和七下远洋,等等,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